長江商報消息 作為東北地區首家農商銀行,九臺農商銀行(06122.HK)盈利能力回溫,收入結構卻在失衡。
年報顯示,2021年九臺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63.62億元,同比增長14.7%;凈利潤為12.9億元,同比增長7.5%。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九臺農商行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凈利息收入快速提升帶動盈利能力回溫。2021年,該行凈利息收入占營收的比例高達97.08%。但另一方面,該行中間業務萎縮較快,2021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0.73億元,同比減少68.5%,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僅為1.14%。
在此情況下,業務高度依賴“吃利差”的九臺農商行,不僅需要面對市場利率下行的壓力,還需應對信貸資產質量惡化的難題。2021年末,九臺農商行不良“雙增”,期末不良貸款由上年末的21.25億元增長38.45%至29.42億元,不良率也增加0.25個百分點至1.88%。
不僅如此,九臺農商行資本金消耗力度加大,今年一季度末,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93%、8.8%,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并逐步逼近監管“紅線”。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九臺農商行就曾拋出內資股和H股的定向增發方案。但此份再融資方案卻一再延期,至今仍未能成行。
上市五年凈利潤整體下降44%
資料顯示,2017年年初,九臺農商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國第二家赴港上市的農商行。赴港上市五年間,九臺農商行的營收規模整體呈現向上增長趨勢,但盈利能力波動較大。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上市前一年,九臺農商行的業績達到最高峰。2016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9.54億元,凈利潤23.16億元,增速分別高達39.5%、65.2%。
上市首年,該行業績“變臉”,并連續兩年下滑。2017年和2018年,九臺農商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8.4億、50.37億,同比增長-1.9%、-13.7%;凈利潤分別為16.38億、11.83億,同比減少29.3%、27.8%。
直至2019年,九臺農商行止住業績下行趨勢,但增速明顯放緩。2019年至2021年,九臺農商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3.11億元、55.47億元、63.62億元,同比增長5.4%、4.4%、14.7%;凈利潤11.96億元、12億元、12.9億元,同比增長1%、0.3%、7.5%。
若與上市前的盈利能力相比,2016年至2021年,九臺農商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整體增幅分別為6.85%、-44.3%。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凈利息收入是九臺農商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貸款投放力度的加大,凈利息收入在九臺農商行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不斷提升。
2017年至2021年,九臺農商行分別實現凈利息收入47.36億元、35.2億元、41.6億元、50.99億元、61.76億元,占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1.09%、69.88%、78.42%、91.92%、97.08%。
特別是近兩年來,九臺農商行超九成的收入均來自于凈利息收入,其中2021年該行的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逆勢提升至2.81%、2.91%,同比增加0.23、0.16個百分點。
但另一方面,在當前市場利率整體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中小銀行紛紛通過業務轉型打造“第二增長曲線”。而九臺農商行凈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也反應出該行中間業務的萎縮。
2017年至2021年,九臺農商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為6.15億元、3.76億元、3.17億元、2.31億元、0.73億元,占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0.53%、7.46%、5.96%、4.16%、1.14%。
其中,2021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減少68.5%,并較2017年時減少88.3%,占收入的比例也僅為1%左右。報告期內,該行咨詢手續費、銀團貸款業務手續費、代理業務手續費、理財手續費分別為0.33億元、0.46億元、0.17億元、0.04億元,同比分別減少75.8%、23%、10.3%、80%。
不良“雙增”撥備覆蓋率降至157.33%
作為東北地區首家農商行,九臺農商行也是東北地區資產規模最大、網點覆蓋范圍最廣的農商銀行。深耕東北地區多年,九臺農商行憑借其在區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業務規模,著重加大對貸款的投放力度,以生息資產規模的擴張帶動整體業績的回溫。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至2021年末,九臺農商行的總資產規模由1870.09億元增長至2341.4億元,增幅25%;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由764.92億元增長至1522.22億元,增幅99%,遠超過全行資產增速。而同期該行吸收存款則由1298.82億元增長至1931.06億元,增幅約為48.68%,也不及該行貸款增速。
但與此同時,受宏觀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九臺農商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也面臨一定壓力。在此情況下,該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一定程度上收縮了利潤空間。
2016年末,九臺農商行不良率1.41%,2017年和2018年分別提升至1.73%、1.75%,2019年和2020年回落至1.68%、1.63%。但2021年末,九臺農商行再次不良“雙增”,期末不良貸款由上年末的21.25億元增長38.45%至29.42億元,不良率也增加0.25個百分點至1.88%。
其中,2021年末,九臺農商行在批發及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的公司貸款不良率分別為1.55%、1.84%、1.99%。同時,該行零售貸款不良率處于3.27%的高位,并較上年末增加0.41個百分點。
而為了提高風險抵御能力,九臺農商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2021年該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5.69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12.32億元,同比增長42.7%。截至2021年末,九臺農商行撥備覆蓋率157.33%,已連續兩年下滑。
此外,隨著貸款投放力度加強,九臺農商行資本金消耗加速。截至2021年末,九臺農商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63%、8.96%、8.83%,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上市五年間最低水平。
今年一季度末,九臺農商行資本充足率11.63%,與上年末持平,但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93%、8.8%,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并逐步逼近8.5%、7.5%的監管“紅線”。
值得一提的是,赴港上市次年,九臺農商行就計劃再融資補血,擬發行內資股2億股至4億股以及H股不超過1.52億股。但此次定增一再延期,時至今日仍未能成行。
鑒于上述發行方案及相關授權的有效期將于今年6月18日屆滿,今年3月末,九臺農商行再次宣布將有效期延長十二個月。
●長江商報記者 蔡嘉
責編:ZB